小丽,35岁,是名副其实的白领丽人。即使被工作填满,她也很注重打扮,平时总是穿得光彩照人。两个月前,小丽的舌头侧下方长了一个口腔溃疡,一直没有愈合。因为没有剧烈痛感,小丽工作又忙,她一直没引起重视。直到一次休息日,小丽察觉到口腔溃疡再持续下去影响进食,才去医院就诊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长期不愈合、长在固定位置
这样的溃疡要高度重视
浙大二院口腔外科蔡卓莺医生接诊了小丽,她发现小丽舌头长溃疡的地方很硬,碰一下就容易出血。舌头伸出时的活动方向也一定程度上受限,舌尖稍向长溃疡的那一侧歪。这些症状都让蔡医生怀疑小丽极有可能得了口腔癌。经过活检确认,真的得了舌鳞状细胞癌!
小丽听了医生的话很崩溃,她从来都没想到口腔溃疡竟然也能发展成癌症。蔡医生表示,和普通的位置不固定、可自愈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不同,长期不愈合、且长在固定位置的溃疡需要高度重视。
小丽在做完磁共振等检查后,口腔颌面外科刘雁鸣主任诊疗组为她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,在口腔及前臂双手术区同步进行肿瘤的扩大切除、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及游离皮瓣的制取吻合。
4.5小时后,手术顺利完成。术后为保证口腔卫生、促进伤口愈合,小丽需通过胃管进食5-7天。小丽的术后恢复很成功,皮瓣生长良好并逐渐黏膜化,进食、发音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,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定期复查。
一般口腔溃疡7-10天会自行恢复
癌变后的溃疡
有的像西兰花有的像火山口
口腔癌是包含牙龈癌、舌癌、软硬腭癌、颌骨癌、口底癌、口咽癌、涎腺癌、唇癌等口腔部位的癌症。蔡医生表示,和其他癌症比起来,口腔癌因为在面部进行手术与缝合,对脸部美观影响较大;又因口腔是进食的必经之路,得了口腔癌对进食的范围也进行了限缩。
“舌癌有40%的转移率,算是口腔癌里转移率高的,小丽是幸运的,发现得早,后续手术及时,恢复也很好。”蔡医生表示,临床上像小丽这样的病人不少,大多数的口腔溃疡7-10天会自行恢复,很多病人像小丽这样工作忙或是觉得自己只是咬到了,就一直拖着没来看,直到溃疡逐步恶变形成癌,才追悔莫及。蔡医生看过很多癌变后的溃疡,形状各异。外生型的长得像西兰花,溃疡性的像是火山口,还有大片的糜烂,且大多数触碰容易出血,伴有轻微至严重的疼痛,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舌头活动的受限、舌头的麻木甚至味觉的减退。
据蔡医生介绍,目前临床上的口腔癌病人相较之前增长了不少。浙大二院解放路院区一周就有5个口腔癌病人。40-60岁中老年群体占据主流,男性患者多于女性。中晚期的口腔癌肿块直径2-4厘米之间,如果有淋巴结转移就是晚期,预后较差。全世界口腔癌的五年存活率60%-70%,这一数据提示着口腔癌发展快、易转移、预后差。
但随着医学的发展,面对晚期、巨大的头颈部鳞癌,可通过联合肿瘤内科、放疗科、病理科进行多学科协作,行新辅助治疗,可对部分病人进行降期,增加手术机会,降低术后复发概率,目前已有大量病人从中获益。
如果牙结石多建议每年洗一次牙
蔡医生特别提醒,如果舌头上出现增厚、糜烂的白斑或扁平苔藓,很可能是癌前的病变,且癌变率很高,但这个提醒的讯号常常被忽视。谈到为何会长这些?蔡医生说很多是由于自身免疫的问题,还有一些是牙齿边缘过度摩擦刺激引起或不良修复体摩擦引起,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该类疾病发生。
吸烟、喝酒、嚼槟榔,牙冠修复没有做好,是导致口腔癌的较大致癌因素。严重的、长期未经控制的牙周炎,不规范、不合理的牙齿修复也是致癌因素之一。蔡医生提到,牙结石长期沉积,菌斑越来越多,时间一长就堆积起来,容易致癌。“这也是为何口腔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的原因,他们大多不注意口腔卫生,长期抽烟、喝酒也让他们变成了一口老黄牙。”
年轻人也不要忽视大意,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。“刷牙常够不到很多牙齿间的缝隙”,蔡医生建议大家坚持使用标准的刷牙方法,每年来检查一次口腔情况,及时处理龋齿,调整尖锐牙尖,尽早拔除阻生智齿,避免过辣、过烫食物,不吃槟榔。每年检查牙周炎情况,关注牙结石的存在,定期洗牙,如果刷牙容易出血或牙齿有松动的,建议三个月到半年要来检查。如果有超过一个月以上不愈合的固定位置的口腔溃疡,一定要来医院检查。